日期:2021/1/14 9:42:00
二级建造师法规科目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学习法规科目,建工社微课程给大家带来了二建法规科目有关纠纷解决的主要途径的相关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纠纷解决的主要途径
一、和解
当事人双方在自愿互谅基础上协商妥协并达成协议,无第三方参与。
可以在任何阶段和解,即使已进入诉讼或仲裁,只要终审裁判未生效或仲裁裁决未作出。和解达成的协调不具有强制执行力,性质上属当事人之间的约定(相当于新签了一个合同)。一方不按和解协议执行,另一方不能要求法院强制执行,但可以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二、调解
1.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介入,促使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
2. 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及专业机构调解。
三、仲裁
《仲裁法》仅限于民商事仲裁;对于收养、婚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及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劳动争议仲裁也不受此法调整。
四、民事诉讼
诉讼参加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证人、鉴定人和勘验人。
五、行政纠纷的法律解决途径
(一)行政复议的基本特点
1. 提出行政复议的必须是认为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主体;
2. 当事人提出行政复议,必须是在行政机关已经作出行政决定之后;
3. 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决定不服,只能按法律规定向有行政复议权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4. 行政复议以书面审查为主,以不调解为原则,行政复议的结论作出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5. 当事人不服的,一般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 行政诉讼的主要特征
1. 行政诉讼是法院解决行政机关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时与其它主体发生的争议;
2. 行政诉讼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法律救济的同时,具有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功能;
3.行政诉讼的被告与原告是恒定的,被告只能是行政机关,原告则是作为行政行为相对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